在寫此文時,特首選舉還沒有投票;曾蔭權和梁家傑兩位候選人,在投票前夕的造勢大會,也尚未舉行。但兩場的公開辯論,已經舉行;泛民主派的「爭取普選、改 善民生」的遊行也已舉行。整個特首競選過程,已經接近尾聲。本文與讀者見面時,投票的結果已揭曉。此時來評論此次選舉,以及探討選舉過後,香港的民主運動 將要怎樣繼續走下去,並不是過早。
兩次辯論和3.18爭普選遊行
先來說一說已經發生了的事。
一、兩次兩位候選人的辯論。第一次的辯論,事後的輿論和民意調查,梁家傑遠遠勝過曾蔭權。第二次的辯論,各方面的評價,梁家傑也略略勝過曾蔭權。但在民意 調查中,問:假如明天投票,你投誰的票?雖然第二次比第一次,兩人的得票率稍為拉近了距離,但仍是曾蔭權大大高過梁家傑。為什麼呢?
港人是很務實的。首先,他們沒有投票權,這是一個假設的問題,並不認真作答。其次,他們都知道,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結果,必定是曾蔭權勝出,便順著這形勢作 答。再其次,他們都知道,曾蔭權是北京欽點的,不願或不敢逆北京意旨,更恐怕倘若梁家傑得票率高過曾蔭權,會使北京對港人更有顧忌,更大力阻止雙普選的實 現。
二、三月十八日的遊行。事前,主辦者估計只會有二千人參加,但該日參加者有五千人。當時沒有什麼特別事件,刺激市民去參加遊行,竟有這樣的人數,實屬難能可貴。由此可見,雖然北京多方多次阻止,但港人爭取雙普選的決心和熱情,並沒有減退。
陳方安生的政改方案
三、前政務司陳方安生發表政改方案。她的方案,與泛民主派已發表的,略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二○一二年要有普選。有人在這兩個方案之間,進 行挑撥。但明理的人都了解,民主就是多元化,支持民主的人之間有不同的意見,這才是正常的,不像共產黨或在其控制下的聲音,只是「一言堂」。
四、陳方安生的政改方案發表後不久,陳佐洱即在兩會期間對傳媒說:香港有人鼓吹民主,打扮為民主英雄,但在《基本法》最後通過最終有雙普選時,他們做過些 什麼?這顯然是針對陳方安生而發,但因反應很強烈,他不得不否認是針對陳方安生或其他任何人。何鴻燊接著又說:投票不要投白票,因為會查出誰是投白票的。 這次反應更強烈,認為他的言論違反選舉條例,並有恐嚇性。他又轉口說是傳媒斷章取義,但有傳媒在網上發表了他的講話錄音。
五、泛民主派內有些人,不但一直攻擊梁家傑的參選,更發展至在三月十八日的遊行集會中,上台搶咪,發表反對梁家傑參選的言論。其實,梁家傑的參選,是得到廣泛認同的。這些人偏激的言論和行動,親者痛仇者快,只會孤立了自己。
梁家傑參選的意義
三月廿五日的投票結果,誰都可以事前估計得勝負。我們要來評價的,應著眼於全無取勝機會的參選,有什麼意義?
一、突破了過去兩次的特首選舉,只有一個候選人,成為自動當選的等額選舉。等額選舉是國內的政治文化,抗拒了這種政治文化的入侵,也可以說是民主運動的一個成績。
二、過去兩次特首選舉,由於是等額選舉的自動當選,港人覺得與自己完全無關,漠不關心,變得無聲無息。這次因為有了競選,大家都多了了解,進一步了解到「小圈子」選舉的不民主不合理,加強了爭取普選的決心。
三、在競選的過程中,迫使曾蔭權要面對沒有投票權的港人,發表其施政政綱。有一些政綱內容,如果沒有壓力,他是不會說出來的。例如:假如他當選,在未來五 年的任期內,要解決二○一二年的雙普選問題,以及落實教育的小班教學問題。財政司唐英年的下一年度財政預算,也是在同樣的壓力下,才會大灑金錢去「派 糖」。
政改方案綠皮書和施政報告
這次特首競選,是近一段時期以來香港民主運動的焦點。這一個階段過去了,以後怎樣繼續走下去呢?太遠不說,只就未來一兩年間的民主運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泛民主派盡可能提出多個政改方案,經過協調磋商,最後最好能得出一個絕大多數人同意的總方案。
曾蔭權已說過,將在七月間提出政制綠皮書,去徵詢大眾的意見。泛民主派應在這徵詢期間之前,先各自發表方案,繼而協調磋商,希望能夠最終得出一個共同的總方案。這樣,既可帶動市民討論,泛民主派也可以存異求同,把力量結集起來。
二、嚴密監察曾蔭權的施政。今年十月,曾蔭權將會發表他連任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大家都要來監察他,在這施政報告中,是否有他在競選時作出的承諾。假如他背 棄了承諾,將會是他管治威信的很大的打擊。這些承諾,是他在競選中被迫作出的,承諾的貫徹,也是梁家傑這次參選的一個成果。
學術自由受干預和七一遊行
三、學術自由受干預的調查。這不單只是香港教育學院教師的言論受到教統局高官干預的孤立事件,也涉及回歸後,特區政府怎樣加強各方面的控制。現在,調查的 聆訊已展開,調查委員會主席大法官胡國興,因被指控與被調查的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有密切的工作關係,不能不辭職,曾蔭權須另委他人。羅范椒芬已被 點名,而且有人挺身指證,恐怕很難洗脫。如果證實她確曾干預學術自由的話,相信她現任的廉政專員的職位,也難繼續做下去。立法會民主派議員曾建議成立獨立 調查委員會,但被保守派保皇黨議員以先看看已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的結果如何而否決了。民主派應密切注視現在已開始的調查,而且要鍥而不捨,在調查報告發表 後,再在立法會提出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把問題挖掘得更深。
四、回歸十周年的遊行。今年的七月一日,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日,泛民主派和各民間團體,將會舉行大遊行。這一次大遊行,未必能像○三年的七一大遊行,人數 達五十萬,但也要是聲勢浩大的。所以,事前必須做好宣傳和動員。○三年的經驗很值得記取,只提出一個最廣泛認同的總口號總目標,其他團體和社群,也可提出 各自最關注的口號和目標。要使這次遊行,成為「百川匯海」的活動。
回歸十周年研討的兩個方面
五、回歸十周年的研討。在今年七月一日前後,各團體和傳媒,都會回顧和研討十年來,香港到底有沒有變化,怎樣地變化了?國際輿論對此也極表關注。
筆者認為,在研討中,一方面要細心研究一些普通人不易察覺的變化。例如:一、特區政府的「親疏有別」,在用人、政策、撥款等,向左派傾斜。二、傳媒的受控 和自律,越來越嚴重;受控和自律的特點是什麼,好讓讀者警覺。三、國內的貪污猖獗和道德淪亡,對香港有沒有影響?四、董建華管治期間的顢頇無能,為什麼會 回歸後只換了一個人,整個政府都變了?
另一方面,也要檢討香港的民主運動,在「反倒退」中取得什麼成績,公民力量怎樣壯大了?下列事件,都是值得檢討的:反對《廿三條》立法,迫使葉劉淑儀和董 建華下台,立法不得不擱置。否決了曾蔭權提出的假民主政改方案,這方案的假民主實質還值得進一步探討。選舉委員會成員換屆,泛民主派參加了競選,取得成 績,為梁家傑取得了參選特首的入場券。梁家傑參選特首,是否像社會民主連線那樣要去反對,對民主運動有利還是有害?
公民黨民主黨的合作和合併
六、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明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這兩次選舉,中共必定會在背後大力支持保守派和保皇黨,不但派人廣泛參選,還會特別針對一些現任的民 主派議員,向其選區積極進攻。各泛民主派必須及早部署,定好策略,做好地區工作,不可有失。其中一點很重要,各泛民主派要做好協調,不可內鬥內訌,使漁人 得利。 七、公民黨與民主黨進一步加強合作。在這次梁家傑參選中,兩黨可謂通力合作。尤其難得的是民主黨,梁家傑不是其黨員,也全力支持。公民黨只成立了一年,聲 望已超越民主黨,因其成員大多是專業精英。民主黨也有其長處,歷史較長,地區工作的基礎較鞏固和廣泛。這次競選特首,兩黨都發揮了長處。
一直以來,都有人建議公民黨和民主黨合併為一黨。要接納這個建議,相信兩黨內都會有人反對,反而有不良後果。在目前,倒不如在競選特首之後,繼續加強合作,讓兩黨除了上層成員外,還讓中下層人員多接觸多了解,再來研究。
大聯合有利有不利,多元化也有有利和不利。這樣重大的決定,必須審慎。九二年,港同盟和匯點合併組成民主黨,有沒有值得汲取的經驗呢?
實事求是做好當前短期工作
香港的民主運動,路長漫漫。在未來的一兩年已有這麼多的工作要做,先做好這些工作,才看更遠一點。這不是見步行步的短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不好當前的 工作,遑論未來。爭取民主的總的長遠目標,一定要堅持,但做好目前短期的工作,汲取了經驗,更清楚看清形勢,才訂下較遠的工作,這才是實事求是的。
謹獻上淺薄的意見,給所有支持民主的人參考。
http://www.chengmingmag.com/cm354/354spfeature/spfeature1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